大厂大模型倒在黎明前?圈用户成为了行业的新赛点

AI快讯 2024-06-14

在2024年的AI创业浪潮中,大林公司曾是备受瞩目的新星,凭借2000万元的创业投资,一度在行业内崭露头角。然而,仅仅过了一年多,大林公司却在激烈的竞争中黯然退场,于2024年3月宣布解散。这一结果令人唏嘘,也折射出当前AI行业面临的严峻挑战。

大林公司的失败并非个案。随着大厂大模型开始实行免费策略,市场格局发生了剧变。对于B端企业来说,由于预算缩减和价格竞争,许多初创公司难以与大厂抗衡,导致商单稀少。而在C端市场,尽管有着庞大的用户基数,但推广成本高昂,初创公司同样难以立足。

这种困境不仅困扰着大林这样的初创公司,还波及到了许多知名创企。例如,前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副院长简仁贤创办的竹间智能,也曾在业务需求减少和现金流压力下宣布停工。而在国际上,凭开源模型Stable Diffusion引爆AI绘画热度的Stability AI,以及此前获得5800万美元融资的Reka AI(大语言模型创企),同样面临用户增长缓慢和融资困难的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大模型厂商开始纷纷寻求突破。他们意识到,只有拥有足够的用户基础,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因此,圈用户成为了行业的新赛点。

为了吸引用户,大模型厂商们开始采用各种手段进行推广。一些公司选择在社交媒体平台上进行内容植入,通过关联用户可能搜索的“AI”相关词条,提高曝光率。而另一些公司则通过SEO优化,利用AI搜索工具的规则,提高自己在搜索引擎内的排名。这些手段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用户关注度,但也引发了一些争议和质疑。

然而,在技术和商业化迟迟难以突破的情况下,大模型厂商们争抢用户赔本赚吆喝的日子或许还要持续更久。同时,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竞争对手也在不断涌现。在AI加持的iPhone即将到来之际,大模型厂商们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和挑战。

面对这样的局面,大模型厂商们需要更加深入地思考如何突破技术和商业化的瓶颈,以及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力。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未来的AI行业中立足并取得成功。

image.png

大模型疯狂“卷”用户

在追逐用户增长的道路上,各大AI大模型厂商纷纷采取了别出心裁的策略。

小众的播客平台也成为了大模型厂商争夺用户的新战场。在小宇宙这一汇聚了众多一二线城市高学历用户的音频平台上,海螺AI(MiniMax旗下AI工具)的广告悄然出现,为听众提供了下载APP的便捷途径。这一举措不仅展示了MiniMax对用户群体的精准定位,也体现了其不愿放过任何潜在用户的决心。

与此同时,作为后来者的豆包大模型则另辟蹊径,通过SEO手段提高自己在搜索引擎中的排名。有用户发现,在使用Perplexity(AI搜索引擎)或Google查询某些词条时,豆包的自生成答案会出现在回答来源中。这种直接利用AI自问自答生成内容并固定成静态网页的做法,虽然短暂地提升了豆包的曝光度,但也引发了一些争议。随着舆论的发酵,豆包在搜索引擎中的身影已经逐渐消失。

然而,这并没有阻止其他大模型厂商继续探索新的用户获取途径。从2023年年底开始,以Kimi为代表的AI大模型厂商便纷纷在各大社交平台上展开营销攻势。从B站的泛知识区up主到小红书、抖音上的学习博主,用户们不难发现,包括天工AI、智谱清言、Kimi、星野Ai等在内的众多AI工具广告频繁出现。

image.png

某职场成长赛道的小红书博主也分享了自己的亲身经历。他表示,近一个月内接到了天工AI和智谱清言两家AI产品的广告合作邀请。在对接过程中,他感受到了厂商们对新用户的强烈渴望。由于他的职场账号覆盖的用户对AI大模型更为关注,因此厂商们愿意支付更高的报价来吸引这些潜在用户。

除了直接的内容植入外,大模型厂商们还通过关联搜索关键词、打造强需求场景等方式来吸引用户。以B站为例,它们几乎关联了用户可能搜索的“AI”相关所有词条,从ChatGPT平替到AI学习、工作提效等场景都成为了厂商们投流的必争之地。而在抖音和小红书等其他平台上,类似的情况也屡见不鲜。

在这场激烈的用户引流战中,各大AI大模型厂商纷纷展现出了自己的创意和实力。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用户需求的不断变化,他们仍需不断探索和创新才能保持领先地位并赢得更多用户的青睐。

大模型的商业化焦虑

在持续亏损中狂烧资金以吸引用户的背后,是大模型产业在商业化道路上所面临的深刻焦虑。

根据“AI产品榜”发布的最新数据,尽管AI对话机器人(AI Chatbots)依然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备受百度、阿里、字节等科技巨头的青睐,但行业的整体盈利状况却不容乐观。红杉资本的报告显示,仅2023年一年,AI行业在英伟达芯片上的投入就高达500亿美元,而相应的收益却仅有30亿美元,这一巨大的投入与产出比凸显了行业的商业化挑战。

大模型厂商们在追求用户规模的同时,不得不精打细算每一笔经济账。无论是选择本地部署还是API接入,尽管算力价格已经持续走低,但实际应用中的token消耗仍然是一个庞大的数字。特别是在用户持续进行对话时,token的消耗更是惊人,这使得厂商们面临着巨大的成本压力。

行业内的案例也印证了这一点。例如,由社交平台Instagram联合创始人创立的Artifact,在运营一年后便宣告停运。其创始人坦言,虽然他们已经构建了拥有核心用户群体的内容,但市场机会并不足以保证获得持续投资。这一案例反映出,即使在拥有一定用户基础的情况下,大模型厂商们仍然难以确保盈利。

而据HAI研究所的AI报告显示,像谷歌Gemini Ultra和GPT-4等大模型的训练成本高达数千万美元,这进一步加大了大模型厂商的盈利压力。同时,背靠亚马逊和谷歌的Anthropic公司虽然年营收在1.5亿至2亿美元之间,但其年支出却是营收的10倍以上,高达20亿美元。这一数据凸显了大模型产业在盈利方面的巨大挑战。

在吸引用户之后,大模型厂商们还面临着许多其他问题。老黄作为一名资深用户表示,以Chatbots为代表的AI大模型产品仍然具有一定的使用门槛。普通用户早已习惯了APP的傻瓜式操作,而AI大模型则需要用户主动提问,并对提问的质量有较高的要求。此外,大多数大模型在回答多个问题后就开始出现重复回答或网络繁忙的情况,这严重影响了用户体验。

对于用户而言,虽然市面上涌现出大量的大模型APP,但使用起来效果差异并不明显。例如,丁依偎作为一名金融公司的实习生表示,虽然他已经看到了许多厂商推出的大模型APP广告,但他在手机上使用这些APP并不方便。相反,他更倾向于在笔记本上使用网页版大模型,因为这样可以更方便地联网搜索和进行其他操作。

为了留住用户并提升产品易用性,大模型厂商们也在不断探索和尝试。例如,豆包推出了修仙模拟器、测智商等趣味性互动;文心一言则上线了高考填报志愿、儿童节等场景专题应用;Kimi+也覆盖了学术搜索、翻译通等多种实用场景。然而,这些努力是否能够有效提升用户体验和吸引更多用户仍待观察。

对于大模型厂商而言,优化使用体验、明确商业化场景定位是生存和发展的关键。然而,在经历了一年多的狂热发展后,资本对于大模型领域的投资正变得愈发理性。面对估值虚高、技术突破曲线趋于平缓的现状,投资者们开始谨慎对待这一领域的投资机会。这也意味着大模型厂商们需要更加努力地探索盈利模式、提升产品竞争力才能赢得市场和资本的认可。

@版权声明:部分内容从网络收集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