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新推图像编辑功能,但实际效果待提升
ChatGPT最近动作频频,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莫过于新增的图像编辑功能。我第一时间进行了尝试,但实际效果与期待还有一段距离。
ChatGPT一直以来都在不断扩展其服务范围,包括在GPT-4服务界面中集成了DALL-E图像生成服务和Code Interpreter文档分析服务等功能,让用户在无需切换界面的情况下就能轻松调用。然而,之前的图像调整方式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用户只能通过输入调整提示词来生成全新的图像,而无法在原有图像的基础上进行编辑。
这次推出的图像编辑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用户现在可以选择生成图像中的特定区域,并仅对该区域进行编辑,其他部分则保持原样。然而,在我实际体验过程中,却发现该功能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例如,我试图替换图像中机械臂的区域为一个虚拟AI助手,但结果只是简单地抠图去除了机械臂,留下了空白区域,即便我多次调整提示词,也没有得到理想的效果。
尽管如此,这一新增功能相比之前的图像生成服务还是有了显著的进步。但要在实际的设计工作场景中发挥作用,ChatGPT还需要在图像编辑功能上进行更多的优化和提升。
此外,从我所了解的内部分析数据来看,ChatGPT目前似乎正步入流量平台期。尽管GPT商店已经上线,但其在ChatGPT总访问量中所占比例仍然较小,且多数GPT的每日对话数量也仅为个位数。为了提升流量,OpenAI正在与开发者测试GPT商店的营收分成方案,并尝试引入基于模型用量的收入分成计划。然而,这一举措能否有效提升ChatGPT的访问流量,目前尚存疑问。
GPT商店的开放对象仅限于ChatGPT的付费用户,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潜在的访问用户基础。同时,ChatGPT虽然宣布用户无需注册即可访问GPT-3.5服务界面,但这种变化主要限于基础对话服务,对于提升持续流量增长的效果可能有限。
因此,ChatGPT未来的长期发展走势以及能否突破流量增长的天花板,将取决于其能否持续优化类似图像编辑的通用功能,并通过GPT商店的运营拓展出更多新的应用场景。只有这样,ChatGPT才有可能成为未来智能服务的统一底层入口,吸引更多的用户和流量。